首測的知識大全

美國“超級高鐵”2秒加速至640km/h 首測成功比飛機還快!
導語:今天,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One首次測試超級高鐵磁懸浮推進系統,軌道上放置三米長的滑車實驗帶,測試車輛在道上行駛了2秒鐘。加速至640km/h。最終速度達到400英里每小時後(約合640公里/小時),撞擊到91米外的沙堆...
卡西尼探測器首次提供土衞二熱液活動證據
導語:土衞二是土星的第六大衞星。為了探索它,美國宇航局於二十世紀末發射卡西尼號太空船,並於二十一世紀初抵達土星附近。日前,卡西尼探測器首次對科學家提供土衞二當前熱液活動證據,該證據表明,這顆衞星地下海洋很有可能存...
北京首設洪水預警 新增90個水文監測站
2014年北京首設洪水預警,山區、河道等重要節點新增90個水文監測站。6月18日在北運河水文站看到,河水水位、流速實現自動監測,一旦達到預警級別,分洪閘將開啟。北運河流經昌平、順義、朝陽、通州,全長142公里,流域面積6166平...
美國首傢俬人月球探測公司提供“月球葬”
導語:將骨灰埋葬在月球,會覺得孤單嗎?聽起來有點詭異,但這一切或將成為現實。美國月球探測任務的私人公司,開展殯葬服務。而且費用還是很昂貴的。帶一千克骨灰上月球就要花費300萬美元,這就意味着,普通人想要在月球長眠,至少...
導語:恆星,大家都知道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等離子體。那麼,你知道什麼是原恆星嗎?原恆星就是處於原始狀態(處於慢收縮階段的天體)的恆星。目前,天文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原恆星釋放出強大的旋風,這是天文學家...
科學家首次直接觀測木衞一坍縮現象
導語:木衞一又稱伊奧,是太陽系第四大衞星。其表面環境極其惡劣,眾多超級火山活動和超強地震頻繁發生,地表形態塑造週期較短。木衞一每42小時就會發生一次日食,而且其冷到大氣層會結霜和坍縮。日前,科學家就首次直接觀測木衞...
首次探測一顆恆星墜落黑洞發出“死亡尖叫”
導語:據外媒報道,由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科學家們組成的團隊,該團隊使用日本朱雀X射線空間望遠鏡和歐洲空間局XMM-牛頓X射線空間望遠鏡進行觀測,結果撲捉到了來自39億光年外的光信號。這是首次探測到的一顆恆星墜落黑洞發出死...
里約奧運,除令人矚目的開幕式外,中國首金將花落誰家?最為值得探討,比賽首日,擁有三個奪金點[贊][贊];易思玲、杜麗的女子十米氣步槍;許安琪、孫玉潔的女子重劍個人比賽;孫楊400米自由泳比賽。究竟誰能代表中國代表團...
印度2013年11月5日擬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
印度發射火星探測器繼美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後,目前世界上僅有歐盟和俄羅斯與美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,而近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(isro)的一項“火星飛船”計劃項目已經進入倒計時,即將成為亞洲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。印度2013年...
中科院: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衞星擬明年發射
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,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衞星擬明年發射,主要科學目標正是一磁兩暴,即觀測和研究太陽磁場、太陽耀斑和日冕拋射三者之間的關係。並且準實時地預報它對地球的可能影響,提前1-3天警示人類做好防護工作。2...
NASA探測器首次拍攝到木星及其4顆衞星圖像
導語:眾所周知,木星的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,同時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。木星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天然衞星最多的行星,已發現67顆衞星。目前,美國宇航局奧裏西斯-REx探測器首次拍攝到木星及其4顆衞星的圖像。...
我國12月將發射首顆暗物質探測衞星
導語:本站天文訊我國的暗物質體子探測衞星,它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先導專項的五顆衞星任務之一,衞星於11月14日在上海裝載完畢,這也是首顆暗物質探測衞星及火箭運往酒泉預。計於2015年12月中旬在酒泉衞星發射基地由長征...
本站奧運會頻道美國體育雜誌《體育畫報》最新一期刊登了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獎牌預測專題報道。金牌數量最多的國家預計將是美國和中國,各45枚。在獎牌榜上,預計美國將以118枚佔據首位。被興奮劑問題困擾的俄羅斯的獎牌數...
南非無線電望遠鏡首次捕捉圖像 觀測到1300個星系
導語:據外媒體報道,近日,天文學家們發佈了位於南非的MeerKAT無線電望遠鏡陣列首次捕捉到的圖像,從該圖像看,MeerKAT觀測到了1300個星系,其中只有70多個為先前為人類所知。天文學家興奮的表示,MeerKAT只動用了四分之一的實力就...
全球最大飛行器首次測試 可降落在水面或沙漠上
導語:天空登陸者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器,於2014年2月在英國貝德福德郡地區的一個機庫中啟動。天空登陸者長達302英尺,可以在空中行駛長達3個星期。近日,這架造價2500萬英鎊、長92米的飛行器,從英國貝德福德郡的卡丁頓機場出...
科學家計劃今年4月首次觀測人馬座A黑洞
導語:人馬座A黑洞從未被直接探測到,但是由於它對鄰近恆星產生影響,科學家知道它的存在。黑洞圖像是愛因斯坦引力理論的關鍵測試,或將幫助我們重新改寫對宇宙基本物理學的理解認識。科學家計劃今年4月份將通過地球大小的虛...
太陽系外首次觀測到極光
導語:極光是在地球的南極和北極能看見的美麗現象,其不只在地球上出現,我們太陽系所有其他有磁極的行星上也都能觀測到。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格雷格·哈里南和他的研究團隊,在LSRJ1835(又名2MASS1835)星體上監測到了無...
導語:提起火星,大家都不陌生,我們都知道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一員,同時它也是最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大家園。對於火星的研究,可以説至其發現以來科學家就從未停止過。而隨着科技的進步,人類對於火星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。...
中國第一個登上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中國首個着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
導語:地球強大的引力使月球一面朝向地球,一面背向地球,因此月球的背面就成了人類一直探索的地方。那麼,大家知道中國第一個登上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是什麼?中國首個着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是什麼?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內容,供大家...
NASA:MMS項目幫助科學家首次觀測到磁場重聯現象
導語:磁場重聯是許多科學家至今瞭解甚少的科研領域。為什麼這麼説呢?因為磁場重聯極具神祕性,且研究數據也比較難獲取。但日前,一個名為MMS的項目幫助科學家首次直接觀測到了磁場重聯現象。據NASA表示,磁場重聯現象可有助...
2021年首個超級月亮在全球升起 2021首場超級月亮最佳觀測時間
據天文台最新消息,今天(27日)晚上19是25分開始,月亮從東偏南方升出,預計到了23時達到超級圓月。只要今天的天氣晴好,沒有下雨,我國很多地區的人們都能肉眼看到極美超級月亮,屆時朋友圈將會出現網友們拍的圓月照片。2021年首個...
科技部首發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數據
5月28日,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首次對外發布了《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2年度報告》,報告由“陸地植被生長狀況”和“陸表水域分佈狀況”兩個分報告組成。鄱陽湖水域面積總體萎縮在陸表水域分佈狀況方面,報告顯示,全球陸表...
新視野號探測器獲取冥王星首張高清照片
導語:新視野號於2006年1月19日升空,約一年後近距離飛越木星,並藉助木星的引力提升自身速度直撲冥王星。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裏,新視野號上的絕大部分儀器都處於休眠狀態,以節約電力,延緩設備老化。2014年12月7日,新視野號終於從...
北京節後首日35測站PM2.5均超標
中秋、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,一場霧霾不期而至,襲擾京城。從今天(8日)早晨到上午,較差的擴散條件導致空氣中的污染物迅速積累。截至記者發稿時,全市35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細顆粒物PM2.5日均值濃度全部超標,南三環西路...
科學家預測9個版本世界末日 全球變暖位居榜首
近日,外媒預測了9中世界毀滅的方式,其中全球變暖高居榜首。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刊發了科學家們預測的9種版本的世界末日的文章,它們分別是以下9種。全球變暖——許多科學家表示,氣候變化是各種對世界末日的恐懼的根源,也是地...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