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古詩意思 寒食翻譯

來源:酷知集 2.39W

《寒食》譯文:暮春時節,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、落紅無數,寒食節東風吹拂着皇室花園的柳枝。夜色降臨,宮裏忙着傳蠟燭,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裏。全文:春城無處不飛花,寒食東風御柳斜。日暮漢宮傳蠟燭,輕煙散入五侯家。《寒食》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絕詩。

寒食古詩意思 寒食翻譯

鑑賞

此詩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,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,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;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,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,使人如見蠟燭之光,如聞輕煙之味。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實,刻畫皇室的氣派,充溢着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。從當時皇帝到一般朝士,都偏愛該詩,歷來評價也很高。

寒食古詩意思 寒食翻譯 第2張

創作背景

寒食是中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,一般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,清明前兩天。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,按風俗家家禁火,只吃現成食物,故名寒食。唐代制度,到清明這天,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,以示皇恩。這儀式用意有二:一是標誌着寒食節已結束,可以用火了;二是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,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習,勤政爲民。唐代詩人竇叔向有《寒食日恩賜火》詩紀其實:“恩光及小臣,華燭忽驚春。電影隨中使,星輝拂路人。幸因榆柳暖,一照草茅貧”。正可與韓翃這一首詩參照。中唐以後,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,以致他們的權勢很大,敗壞朝政,排斥朝官,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爲憤慨。有意見認爲此詩正是因此而發。

寒食古詩意思 寒食翻譯 第3張

作者簡介

韓翃(生卒年不詳),唐代詩人。字君平,南陽(今河南南陽市)人。天寶十三載(754年)進士及第,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,後隨侯希逸回朝,閒居長安十年,大曆(766—779)後期,先後入汴宋、宣武節度使幕府爲從事,建中(780—783)初,德宗賞識其“春城無處不飛花”一詩,任駕部郎中,知制誥,官終中書舍人,爲“大曆十才子”之一,其詩多送行贈別之作,善寫離人旅途景色,發調警拔,節奏琅然,但乏情思,亦無深致,筆法輕巧,寫景別緻,在當時傳誦很廣泛,明人有《韓君平集》,《全唐詩》僅存詩三卷。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