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南重旱村莊唯一取水點24小時能接滿一桶水

來源:酷知集 2.25W


從2009年開始,雲南連續遭遇四年大旱,今春旱情再次初顯,已經造成全省作物511萬畝受旱,60萬城鄉居民出現不同程度飲水困難。(中廣網記者李健飛/攝)

中廣網昆明2月23日訊息(記者李健飛)從2009年開始,雲南連續遭遇四年大旱,今春旱情再次初顯,已經造成全省作物511萬畝受旱,60萬城鄉居民出現不同程度飲水困難。

在旱情最為嚴重的楚雄州,近132天來並沒有有效降雨,而高溫天氣也一直持續。目前,全州已有10.8萬人、5.28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,92.45萬畝小春作物受旱。在元謀縣姜驛鄉、物茂鄉等鄉鎮,盼水、引水、找水成為山區和半山區農村群眾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。

羅興村金沙坪村民小組:唯一的取水點24小時能接滿一桶水

2月22日下午七點半,太陽已經下山,村民杞義龍並沒有顧上吃晚飯,急匆匆爬上村後的山坡,來到村子裡唯一的飲用水取水點,但是這裡的情形卻讓他失望了。

杞義龍:二十五公斤的水桶,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才有一桶水,現在我們用抽籤的方式排隊那個次序來接那個水,現在輪到我了,但是現在裡面沒有水了,我只能把這個管子放到我的桶裡面,現在吸也吸不出來呀。

這個取水點的水由山上的石縫中引出,通過皮管一滴一滴的接進村民的塑料桶中。但是現在水滴也開始時斷時續,一整個晝夜多次過來守護水滴成了金沙坪22戶村民的慣例。凌晨兩點鐘,杞義龍又來到了取水點。他用力的吸了皮管一口,但是也只換來不到五秒鐘的水滴,他只能盼著後面的時間會有轉機。

杞義龍:要到明天早上又來看一次,如果沒有的話要明天中午十二點到一點鐘就可能有水。

第二天一大早,天還沒亮,才睡下四個多小時的杞義龍果然再次出現在了取水點。這次的費力吸水大概有了些成效,水也一直滴到了傍晚時分,杞義龍終於如願的往家揹回一桶水。而這桶水對全家人來說著實太金貴了。

杞義龍:這一桶水節約的話可能要用四到五天,我們計劃是一天是四公斤。

記者:全家人四口人麼?

杞義龍:嗯,用來煮飯、洗菜

忙碌了山上山下奔波了一天一夜,渾身都是汗和塵土,但杞義龍卻不敢用一點淨水來洗澡。

杞義龍:這個洗澡太困難了,一般都是很少洗澡了。

記者:你有多少天沒有洗澡了?

杞義龍:我們能有二十天了。

杞義龍的心願:儘早有水種莊稼不再靠救濟糧

除了盼望基本的生活用水能夠得到保障,金沙坪村民們每天都盼望著有水能把荒蕪多年的莊稼種起來,他們能早日擺脫吃救濟糧的困境。如今,每天的這樣等待對他們來講都顯得十分漫長。

這幾天,除了接水背水,杞義龍最愛去村子裡準備挖基井的地點轉悠。

記者:準備打多少米?

杞義龍:肯定要一百米左右

記者:能打到水?

杞義龍:肯定要打到水。

記者:什麼時候能打呢?

杞義龍:估計十五到二十天左右,要一個月才能吃到這個水。

2003年時,金沙坪村小組還曾經種過水稻,但是隨著四年連旱,耐旱的作物種下去都沒有了收成,走在荒蕪的莊稼地裡,杞義龍心情很是沉重。

杞義龍:這個花生是去年下雨的時候種下去的,它下雨的時候我們種下去了,種下去的時候還有一點水,所以就長出來了,但是開花的時候雨一直不見下,所以它就停止了它的這個發育。

從零八年開始,因為乾旱,金沙坪村已經不能種植糧食作物,村民一直吃著政府發放的救濟糧,去年乾旱時這裡的生活用水也只能由政府運來。村子裡一直期盼政府能通過水利設施建設,長效解決他們的農業生產用水。

杞義龍:還是沒有水,因為我們莊稼還是沒有辦法種,現在我們一直都是吃政府供應給我們的救濟糧,主要我們想搞一個積水庫,可能要五十萬左右,這個資金我們不敢想象了,以後還是靠我們自己去種點菜啊、種點糧食,以後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種。

他說“我們當然希望要快一點,現在我們那個水源再過幾天可能一滴都不會有,就是這個人和牲畜都等不了。”

金雷村大金水河村小組:期盼滴灌等新技術快速推廣

而在地勢比較低並且靠近龍川河的金雷村,政府已經引導農戶由過去種植需水量大的水稻向耐旱作物轉型,4000畝地幾乎都種上了青棗、葡萄和耐旱蔬菜。村民楊龍的四分地剛剛裝了滴灌裝置,晶瑩的水珠順著細管潤溼了一壟壟玉米地。而長年生活在龍川河畔的老人文懷恩對這些抗旱新技術很感興趣。

文懷恩:我已經知道這個滴灌的好處,它節約用水,跟漫灌(相比)可以節約六倍的水量,如果可以搞到滲灌那就更好了,可以節約8倍的水量。

春節過後,金雷村這一段龍川河已經斷流,但是4000畝種植用地也僅僅只有500畝採用了滴灌技術。文懷恩家也還沒有采用。

文懷恩:我們家主要是田地在的散,不集中,不好搞這個滴灌。

對於94%的區域都屬於山區和半山區的雲南省來說,滴灌技術普遍面臨著土地分散,滴灌和提水、用電裝置不易架設的困難。而成本高又成為了制約此項技術快速推廣的另一個瓶頸。

金雷村委會主任羅東:因為投資是一畝一千多塊錢才能把滴灌水利設施建設好,老百姓在這個投資上有一點顧慮。

但是面對不斷加重的旱情,滴灌技術的快速推廣還是讓金雷村民最為期盼。他們希望政府能組織農戶連片種植,把各戶零散的土地合起來,集中投入滴灌裝置,在投入上,這樣政府和農戶各籌集一點資金,增加他們推廣新技術的積極性

文懷恩:糧食去年就不敢種了,今年也不敢種了,我們這個地方如果不改進的話很危險,現在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要把漫灌改成滴灌。

雲南重旱村莊唯一取水點24小時能接滿一桶水
掃碼關注公眾號

雲南重旱村莊唯一取水點24小時能接滿一桶水 第2張
掃碼下載app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