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的活動性特點是什麼 地震的活動性特徵有哪些

來源:酷知集 2.15W

導語: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,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,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。地震的活動性特點是什麼?地震的活動性特徵有哪些?對於這個問題,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答案,下面趕快來了解下吧。

地震的活動性特點是什麼

地震的活動性特點是什麼 地震的活動性特徵有哪些

地震

1、地震活動具有重複性

地震的發生有歷史繼承性和反覆發生的特點,我國23個活動斷裂帶是我國地震最集中高發的地區,也就是說發震的地帶基本上是固定的,這與地殼的表層地質構造密切相關(一般發生在地殼最薄弱應力最集中的部位)。在時間上,表現出活動區和寧靜區交替重複的特徵,這是因為應變能需要有一個逐漸積蓄的時間過程。

2、地震的遷移性和填空性

遷移性表現在兩個層次上,對23個斷裂帶,地震並不總是發生在某個斷裂中或某一地區。地震發生的地點和強度具有遷移性。例如:我國20世紀初8級地震發生在天山南北斷裂系;20世紀8級以上地震發生在甘肅的海原-古浪一帶;30年代轉移到阿爾泰地區;50年代8級地震出現在西藏察隅;而70年代,川、滇地區6級以上地震十分頻繁,並連續發生多次大於7級的地震,而海原和河西走廊就沒有發生6級以上地震。這是因為每次大的地震後,當地應力場地質結構從失穩狀態進入新的穩定態,再次失穩還需要有較長的能量孕育過程。

地震的遷移性還表現在具有填空的特點,即在一個活動斷裂系中,過去曾發生地震的地區的中間地帶,常常是今後可能出現地震的區域。這種中間地帶稱為圍空區。美國聖安德烈斯斷裂帶的地震分佈就具有明顯的填空性;我國唐山大地震也出現在地震的圍空區。

3、地震的累進突發性

地震的發生存在一定時間的孕育期,並出現各種前兆,表現為應力-應變異常(地面變形)地下水動態、重力異常等,這些異常有加速或減速的明顯趨勢。這也與地殼應力釋放後又逐漸累積並再次釋放的過程密切相關,當應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將導致應變由小漸大,最後產生突變從而發生地震破壞。

地震的活動性特點是什麼 地震的活動性特徵有哪些 第2張

 地震圖片

地震活動性介紹

地震活動性是指在一定時間、空間範圍內地震發生的強度、頻度、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的分佈規律和特徵。

全球地震活動在空間上的分佈是有規則的,表現出地震發生與地質構造有密切的關係。世界地震活動存在三大地震帶,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、二是歐亞地震帶,三是在各大洋中綿延數萬千米的海嶺地震帶,與海區大破裂帶相依附。

地震的深度變化可以從幾千米到700餘千米,地震的深淺與地質構造也密切相關。深度達幾百千米的深源地震通常都分佈在島孤區。

地震發生的頻次與地震的大小密切相關,震級越小的地震,發生的次數就越多。據統計,全球平均每年發生7.8級以上地震約2次,7.0-7.7級地震約17次、6.0-6.9級地震約100次、5.0-5.9級地震800餘次、4.0-4.9級地震6000餘次、3.0-3.9級地震5萬餘次。

我國是全球大陸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地區。20世紀我國發生7級以上地震116次,約佔全球的6%,其中大陸地震71次,約佔全球大陸地震的29%。

地震的活動性特點是什麼 地震的活動性特徵有哪些 第3張

 地震圖

我國最早的地震記錄可追溯到公元前1831年,至今共記錄有6級以上強地震800多次,遍佈於除浙江、貴州以外的所有省份。就浙江、貴州兩省而言,也都發生過5-6級的中強震。自有記載以來,我國8級以上的特大地震共發生21次,其中臺灣有2次8級地震,其餘的19次均發生在大陸地區。20世紀世界上發生8.5級以上的特大地震僅3次,分別為1920年我國寧夏海原8.6級、1950年我國西藏察隅8.6級和1960年智利8.5級地震。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