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的由來簡介 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

來源:酷知集 9.47K

導語:説起端午節的由來簡介,那麼就繞不過屈原這座高峯。端午節雖然不是起源於屈原,但是端午節在後來的發展中的確是為了紀念屈原。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?其實這是一種愛國情懷的集中體現,這是我們對祖國和人民的一種感念。

端午節的由來簡介 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

端午節的由來簡介 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

端午節

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、艾節、端五、重午、午日、夏節。雖然名稱不同,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。每到這一天,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,掛艾葉菖蒲,賽龍舟,吃粽子,飲雄黃酒,遊百病,佩香囊。端午節時值夏季,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,因此端午節的由來,可追溯為驅邪避惡,以求身心的平安,後來加入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説,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。

 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

屈原投汨羅江之後,有天夜裏,屈原故鄉的人忽然都夢見屈原回來了。他峨冠博帶,一如生前,只見面容略帶幾分憂戚與憔悴。鄉親們高興極了,紛紛擁上前去,向他行禮致敬。屈原一邊還禮,一邊微笑着説:"謝謝你們的一片盛情,楚國人民這樣愛憎分明,不忘記我,我是死而無憾了。"話別談舊間,眾人發現屈原的身體已大不如過去,就關切地問道:"屈大夫,我們給你送去的米飯,你吃到了沒有?"謝謝",屈原先是感激,接着又歎氣説:"遺憾哪。你們送給我的米飯,都給魚蝦龜蚌這般水族吃了。"鄉親們聽後都很焦急:"要怎樣才能不讓魚蝦們吃掉呢?"屈原想了想説:"如果用箬葉包飯,做成有尖角的角黍,水族見了,以為是菱角,就不敢去吃了。"

端午節的由來簡介 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 第2張

端午節紀念屈原

第二年端午節,鄉親們便用箬葉包成許多角黍,投入江中。可是端午節過後,屈原又託夢説:"你們送來的角黍,我吃了不少,可是還有不少給水族搶去了。"大家又問他:"那還有什麼好法子呢?"屈原説:"有辦法,你們在投放角黍的舟上,加上龍的標記就行了。因為水族都歸龍王管,到時候,鼓角齊鳴,槳橈翻動,它們以為是龍王送來的,就再也不敢去搶了。"角黍,就是現在的粽子。

從此端午節包粽子、划龍舟的習俗,就由屈原的故鄉傳向全國,由古代傳到今天人們喜歡端午是因為屈原的緣故,是屈原使這個節日平添了一種民族的精神,使它具有了綿長悠遠的生命力,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我們有着更凝重的理解和感悟。永遠的屈原,就如一年一度的"端午節",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考和回味。

端午節的節日形成

幾千年來,在這一天,我們的祖先都會有很重大的慶祝活動。在華夏大地上,幾乎56個民族都有這個節日,只是叫法或有不同,例如,端五節、端陽節、重午節、天中節、天長節、沐蘭節、地臘節、詩人節、龍船節、解粽節、粽包節、五月節、娃娃節、女媧節、女兒節;活動形式和內容也有一些的差異。端午節融合了上古時代中國各民族的不同習慣、宗教、傳説,這是一箇中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。天文概念 :端午節是根據夏曆而定的。而夏曆,是華夏祖先根據太陽、月亮週期運動變化對地球生物的影響而制。

端午節的由來簡介 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 第3張

端午節

在古代夏曆中,端午節是這樣制定的。在古漢語中,“端”指:初、正、極;“午”指:中、正、極。可見,這是一個天文學和天文數學概念。夏曆,最早是太陽十月曆法(一個太陽年按十個月計算)。在“十”的基本計數中,“五”是中數,標誌一個太陽年的迴歸位數,類似於物理學圓周運動中的“止點、死點”或數學曲線的“拐點”。天象變化;自西漢太初曆法施行後,冬至和夏至分別代表了太陽在南北迴歸線上的位置。在一年之中,冬至(12月21日或22日)是太陽處於南迴歸線位置時的節日,夏至(6月21日或22日)則是太陽處於北迴歸線位置時節日。由此可見,“端午”是接近“夏至”的日子,也是接近“芒種”的節日。個從天象看,就是指太陽接近北迴歸線的日子,這意味着白晝即將開始變短或夜晚開始增長,也意味着炎熱季節的到來。這種變熱趨勢,有點類似物理上彈簧振子的加速運動。通過我的一番講述,現在我們應該明白偉大的祖先為什麼把端午節又叫作端陽節、重午節、天中節、天長節了。

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端午節內容嗎?不妨點擊》》》端午的來歷及習俗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