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家在地核上發現大型液滴狀結構 厚度比珠峯高100倍

來源:酷知集 2.95W

導語:近日,科學家在地核上發現了大型液滴狀結構,這液滴狀結構有兩個,它們分別位於太平洋下方和大西洋之下。科學家稱可能這兩個液滴狀結構可能是由地球在45億年前形成時的殘餘物質所組成。據悉,該研究報告已發表在近期的《自然-地球科學》雜誌上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。

日前,科學家在地球深處發現了兩個大型的液滴狀結構,每個的厚度都比珠穆朗瑪峯高100倍。這些大小與大陸相當的“液滴”位於地核之上,距離地表約2900公里。研究者認為它們是由與地幔其他部分不同的物質所組成的。

這兩個“液滴”正好分處地球兩端,一個在太平洋下方,另一個則在大西洋之下。它們通常被稱為“熱化學異常體”。長期以來,科學家一直認為熱化學異常體是由地幔物質構成,但温度高於平均值。這是熱地幔巖石緩慢攪動、上升導致的結果,與熔巖燈的原理類似。

不過,研究者現在提出,地幔中的熱化學異常體可能具有獨特的化學性質。新研究顯示,這些“液滴”中含有被板塊構造向下擠壓的物質,甚至可能是由地球在45億年前形成時的殘餘物質所組成。

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和太空探索學院的愛德華·加爾內羅説:“儘管這些‘液滴’的起源和組成依然未知,但我們推測,它們包含着地球如何形成以及如何運作的線索。”對地球深處地震的研究顯示,地震波在這些熱化學異常體中傳播得較為緩慢。

研究者認為,由於板塊構造的向下運動,這些熱化學異常體周圍的地幔物質可能由温度相對較低的巖石組成。儘管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,但新的數據顯示,它們比周圍的地幔物質密度更大。除此之外,它們的活動還更加穩定,持續時間更久,其形狀也會受到地幔流的影響。

研究者表示,這些奇特的大型結構或許能揭示地球形成的過程,並幫助我們更好的解釋驅動火山噴發甚至板塊構造運動的機制。

科學家在地核上發現大型液滴狀結構 厚度比珠峯高100倍
掃碼關注公眾號

科學家在地核上發現大型液滴狀結構 厚度比珠峯高100倍 第2張
掃碼下載app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