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特色傳統小吃土筍凍製作原料是什麼 福建土筍凍是什麼東西做的

來源:酷知集 1.28W

導語:我們每去一個地方旅遊,當地的特色美食是一定要嚐嚐的,而如果你去了福建旅遊,那千萬不能錯過打的特色傳統小吃土筍凍。很多人對於這種食物都比較好奇,不知道是怎麼製作而成的。那麼,你知道福建特色傳統小吃土筍凍製作原料是什麼嗎?到底福建土筍凍是什麼東西做的呢?一起來了解。

福建特色傳統小吃土筍凍製作原料是什麼

福建特色傳統小吃土筍凍製作原料是什麼 福建土筍凍是什麼東西做的

福建特色傳統小吃土筍凍

灘塗上的黑蚯蚓。製作土筍凍的黑土蚯,和沙蟲不一樣,沙蟲的學名是方格星蟲,在福建沿海地區及浙江沿海部分地區的沿海灘塗均有生產。這土筍原是野生於沿海江河入海處鹹淡水交匯的灘塗上,屬於星蟲動物門動物,學名可口革囊星蟲。它含有膠質,身長二、三寸,其外形粗陋,顏色黑褐,粗者如食指,細者似稻莖,約有拇指長短,還拖着一條長有一二寸,細如火柴梗、伸縮自如的“尾巴”。“土筍凍”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凍品。

土筍被從沙子裏逮出,先放養一天,以吐清雜物,然後下鍋熬煮,因為這東西像豬皮一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,所以熬得一鍋粘粘糊糊,盛出來後裝在小碗中,待其自然冷卻之後,就凝固成一小碗“土筍凍”了。它們個個顏色白潤晶瑩剔透,其肉清,味美甘鮮,清香軟嫩,滑溜爽口。配上好醬油、北醋、甜醬、辣醬、芥辣、蒜蓉、海蜇及芫荽、酸白蘿蔔絲、辣椒絲、番茄片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風味小吃了。

做“土筍凍”其實也很簡單,先把土筍泡在水裏,讓它吐出肚裏的泥漿,再鋪在石板上碾壓破肚,洗去肚裏殘餘的泥漿雜質,然後加水在鍋裏猛火旺燒,只需滾沸兩三分鐘就成。經過泡、壓、煮三道工序,最後,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備好的模具中冷卻成型。

閩南人有一首用閩南語唱的名叫《哇,土筍凍》的歌曲,歌中唱道:“土筍凍呀土筍凍,最最好吃真正港(正宗),天腳(底)下,籠(全)都真稀罕,獨獨咱家鄉出這項。”“酸醋芥末芫荽香,雞鴨魚肉阮(我)都無稀罕,特別愛咱家鄉土筍凍,哇,哇,想做土筍凍。”

但土筍凍可不僅在泉州流行,像廈門、莆田的大街小巷裏都有販賣。

土筍凍的説法來歷:

福建特色傳統小吃土筍凍製作原料是什麼 福建土筍凍是什麼東西做的 第2張

福建土筍凍

迄今,關於土筍凍的起源有2種流傳很廣的説法

一是鄭成功發明土筍凍説。 鄭成功在攻打台灣之時,曾經有一段時間糧草緊缺。而鄭成功治軍嚴明,堅持不接受老百姓的任何資助。駐軍當時所在地離海灘很近,將士們到海邊挖出來大量的“土筍”,而鄭成功每日僅食用以土筍煮成的湯。

憂國憂民的鄭成功為了早日收復我國台灣,經常忘記用餐,而其下將士經常要再次温熱土筍湯。

某日,鄭成功不想讓手下將士為他温熱,直接食用凝成凍的土筍湯,沒想到這味道比土筍湯要好,無意中鄭成功發明了土筍凍,土筍凍逐漸流傳開來,經後人不斷改進製作方法及佐料,形成了廣為人知的土筍凍。

福建特色傳統小吃土筍凍製作原料是什麼 福建土筍凍是什麼東西做的 第3張

土筍凍

二是與戚繼光有關。 明嘉靖年間,倭寇入侵我國東南沿海,戚繼光率兵抗倭。因糧食緊缺,便下令捉灘塗上的跳跳魚、小蝦、小蟹、螺貝一起下鍋煮湯,而在灘塗上捉螃蟹的時候無意間捉到了一種海蚯蚓,士兵將之單獨放進鍋裏煮湯。在戚繼光最後用餐時,只剩下冰凍成塊的海蚯蚓,他也只好拔劍取下一塊品嚐,沒有想到這美味比魚、蟹更鮮美。從此土筍凍便流傳開來。據《泉州歷年大事年表》記載:“嘉靖四十三年(1564年)正月,倭寇入泉州郡境澗埕、湖美等處殺男女而去。又至安平攻城三日不克,聞總兵戚繼光兵,遂逃竄。”可知,戚繼光在公元1564年到過安海抗倭,因此,其發明土筍凍有其歷史依據。

關於土筍凍的最早的書面記載。 能找到的是清代周亮工所著《閩小記》中有述及:“予在閩常食土筍凍,味甚鮮異,但聞其生於海濱,形類蚯蚓,終不識作何狀。後閲寧波志,沙噀,塊然一物如牛馬腸臟,頭長可五六寸許,胖軟如水蟲無首無目,無皮骨,但能蠕動,觸之則縮,小如桃慄,徐復臃腫,其涎腥,雜五辣煮之,脆美為上味,乃知餘所食者即沙噀也,閩人誤呼為筍雲,予姻有肥而無骨者,子以沙噀呼之,眾初不解,後視此鹹為匿笑,沙噀性大寒,多食能令人暴下,謝在杭作泥筍,樂清人呼為沙蒜。”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