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傳統習俗彙總

來源:酷知集 2.91W

導語:中國很多東西都多,人口,土地,習俗等。我們今天只是探討這其中關於習俗的一個小項,那就是冬至的習俗。儘管我剛才説這只是一個小項,但是將全國有代表性的冬至傳統習俗彙總那也是很多的了。就冬至吃食習俗這一個小點,就能説到明天了,所以探求冬至有什麼習俗這個問題,小編只能做一個小小的參考。

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傳統習俗彙總

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傳統習俗彙總

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傳統習俗彙總

北方餃子,南方擂圓

冬至大如年,所以好吃的很多。北方吃餃子,南方吃湯圓,這是人們熟知的。

前者,我們以河南為例。“捏凍耳朵”是冬至河南人對吃餃子的俗稱。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還鄉時適逢大雪紛飛,寒風刺骨。他看見鄉親們衣不遮體,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,非常難過,就叫弟子搭起醫棚,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,撈出來剁碎,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,再放下鍋裏煮熟,施捨給百姓。服食後,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。

後來,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,是故形成吃餃子的習俗,連帶還有“不吃餃子掉耳朵”的説法。

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傳統習俗彙總

後者我們以浙江為例。冬至時,浙江人好吃“冬至圓”。在台州,擂圓是重頭戲,“圓”意味着“團圓”“圓滿”,擂圓是用糯米粉做的,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麪糰,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圓子揉圓,煮熟後放在豆黃粉裏滾拌,因為這個過程方言叫“擂”,所以冬至圓起名叫“擂圓”,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,味道香甜濃郁,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,令人食慾大增。

潮汕人吃了冬至圓後,還要在家宅的門、窗、桌、櫥、梯、牀等顯眼處粘附兩粒,甚至漁家的船首,耕牛的牛角,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。台灣學者林再覆在《閩南人》一書中描述台灣冬節(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)之日,“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……從大門、小門、窗門、倉門、牀、櫃、桌、井、廁、牛舍、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,祭告一番,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”。

舅姑贈鞋

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傳統習俗彙總

冬至節,民間還有贈鞋習俗,其源甚古。《中華古今注》説:“漢有繡鴛鴦履,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。”曹植《冬至獻襪履表》亦有“亞歲迎樣,履長納慶”的句子。

後來,贈鞋於舅姑的習俗,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於甥侄了,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。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。送給男子的禮物,帽子多做成虎形、狗形、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。送給女孩子的禮物,帽子多做成鳳形,鞋上刺繡多為花鳥。現在則多數是從集市上購買,樣式緊跟着時代的潮流。每逢冬至,一些地方的大人們總喜歡抱着小孩串門,誇耀舅姑贈送的鞋帽。

祭孔和拜師

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傳統習俗彙總

我國古時冬至日還有祭孔和拜師的習俗。《新河縣誌》載:"冬至日拜聖壽,外鄉塾弟子各拜業師,謂'拜冬餘'。""拜聖壽", "聖"指聖人孔子,就是給孔聖人拜壽。因為"冬至"曾是"年",過了冬至日就長一歲,為之"增壽",所以需要拜賀,舉行祭孔典禮。祭孔子拜聖時,有的縣掛孔子像,像下邊寫一行字是:"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"。有的是設木主牌位,木牌上的字是"大成至聖文宣王之位"。

據説這"大成至聖文宣王"的稱號是後世的皇帝策封的。據《清河縣誌》記載,在冬苧祭孔時還要''拜燒字紙"。愛惜字紙,不許亂用有字的紙擦東西,在民間、尤其在士子文人階層非常看重,認為愛惜字紙是對聖人尊重的表現,如亂用字紙揩抹髒東西就是對先師的褻瀆不恭。所以把帶字的廢紙收集起來,在祭孔時一齊燒掉。燒字紙時也要師生一齊跪拜。

冬至節,舊俗要由村裏的德高望重者牽頭,宴請教書先生。先生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。然後由德高望重者帶領學生拜先生。目前山西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。晉西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,其情甚濃。

冬至數九

消寒圖

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"數九",每九天為一個小節,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。民間流傳着一首歌謠:"一九、二九不出手,三九、四九冰上走,五九、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開,八九燕來,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。"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。也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。

與九九消寒歌相對應的消寒習俗是九九消寒圖。比起九九消寒歌,消寒圖出現較晚。消寒圖的形式很多。簡單的是畫縱橫九欄格子.每格中間再畫錢形,共得八十一錢,每天塗一錢,塗法是"上陰下晴、左風右雨雪當中",民間歌謠謂:"上陰下晴雪當中,左風右雨要分清,九九八十一全點盡,春回大地草青青。"或者選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,放在格中,也是日塗一筆。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為"庭(亭)前垂柳珍重待春風"。徐珂<清稗類鈔.時令類》載: "宣宗御製詞,有'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'一句,各句九盲,言各九畫,其後雙鈎之,裝潢成幅,曰九九消寒圖……自冬至始,日填一劃,凡八十一日而畢事。"除以上的兩種以外,更有一種"雅圖",是畫素梅一枝,梅花?共計八十一,每天染一?,都染完以後,則九九盡,春天臨。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