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三九天是幾月份

來源:酷知集 1.63W

導語:今天我們來開講三九天是什麼意思。三九天是我們對自然氣候的一種總結歸納,然們將冬至節氣過後的第18到27天歸納爲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。那麼一般來說三九天是九月份呢?這個時間大多在1月出現,具體時間每年都不一定。

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三九天是幾月份

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三九天是幾月份

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三九天是幾月份

三九天是冬至節氣後的第18天到27天。一般三九天在1月份出現。

“三九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“九天”,即冬至後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。我國陰曆有“九九”的說法,用來計算時令。計算的方法是從冬天的冬至日算起(從冬至開始叫“交九”,意思是寒冷的開始),每九天爲一“九”,第一個九天叫“一九”,第二個九天叫“二九”,依此類推,一直到“九九”,即到第九個九天,數滿九九八十一天爲止。

三九天是全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。按照中國傳統曆法,九是一個極數,九個九爲最大數,數九寒天,表明是全年中最冷的一段時期;“冷在三九”,數九期間最冷的意思在裏面,從曆法上看“三九”又正好在1月中旬,處於小寒和大寒期間,氣候到達了全年的最冷值。

冬至是反映季節的變化的節氣,也是“數九寒天”的開始。“數九”也叫“冬九九”,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對寒冬的記時方法。“數九”從冬至開始算起,每九天爲一個階段,到第三個九天就是三九天。

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三九天是幾月份 第2張

三九天

古時候的人怎麼過三九天

火牆地暖古已有

秦朝時,在貴族家裏和皇宮內出現了“壁爐”和“火牆”用以取暖。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了三座壁爐,其中兩座供浴室使用,第三座則接近最大的一室,應該是秦皇專用的。

壁爐主要是燒炭來禦寒,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,避免炭煙中毒。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,即用兩塊筒瓦相扣,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,與竈相連通,已經具備了火炕、暖氣的雛形。

明清宮殿的牆壁中,砌有空心的“夾牆”,也就是俗稱的“火牆”。牆下面挖有火道,添火的炭口設在殿外的廊檐底下。在炭口點火後,熱氣就會順着整個夾牆瞬間提升屋內的溫度。

地暖可謂近年來取暖界的“新貴”,但地暖技術卻有着悠久的歷史。據考證,地暖或始於魏晉時期。吉林省通化市發掘出的3座魏晉住宅遺址中,發現了火炕的遺蹟。酈道元在《水經注》中也曾描述過河北的地暖。當時,觀雞寺大堂的房基是石頭做的,房基內部連通,從側面屋外點火,熱氣往石頭房基裏流,大堂裏就暖和了。

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三九天是幾月份 第3張

古時候的人怎麼過三九天

 富人用花椒造“溫室”

說起調節室內溫度,現代人通常採用的設備是空調,殊不知,古人也有辦法去調節室內溫度。

在秦漢時,冬天可以調節室內溫度的房間已出現,時稱“溫調房”。東漢科學家張衡《西京賦》裏“朝堂承東,溫調延北”一語中的“溫調”,說的就是這種溫調房。

當時一般貴族家庭都有這樣的房間,皇家當然更不例外。皇家的溫調房空間更大更進階,被稱爲“溫調殿”。冬天,溫調殿是皇帝、太后、皇后和妃嬪所居之地,也是皇帝與核心臣僚議事和接待重要來賓的場所。

是什麼使得房間具有保暖功能的呢?有一種說法是“以椒爲泥塗室”。《漢宮儀》上稱,“皇后稱椒房,以椒塗室,主溫暖除惡氣也”。

可見,當時花椒被視爲一種防寒保暖的材料,搗碎和泥,製成牆壁保溫層。椒房殿的牆壁還掛有錦繡壁毯,地上鋪着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,設火齊屏風,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。在這樣的房間裏生活,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。這種奢華的保暖建築方法,也被後人效仿。據《世說新語》載,西晉全國首富石崇便“以椒爲泥塗室”。

“湯婆子”陪伴

建築取暖是比較高效的取暖方式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室內暖和,但還需要一些靈活多樣的設備來輔助取暖。

常見的設備有火盆,又叫“神仙爐”,是一款具有地方特色的取暖設備。據史料記載,火盆起源於黑龍江,傳到今天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。火盆的形狀以圓形爲主,大小不一,直徑大多五六十釐米,有的還在盆邊刻上吉祥圖案。一直到現在,火盆還是農村冬天常用的取暖設備。

熱門標籤